近期,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強勢上漲,創下近 10 個月來的新高。這一輪快速而強勁的上漲,牽動了不少投資者的心。
上周我們發布了一篇關于人民幣升值的解讀文章,分析了人民幣走強背后的助力因素以及未來趨勢,受到很多朋友的關注和反饋。
文章發出后,后臺也收到了不少投資者的私信,咨詢匯率走勢對投資的影響。為此,本文特將大家集中關注的實操困惑進行梳理與解答,主要討論兩個問題:
1、這輪“東升西落”的匯率變化,會如何影響QDII/QDLP的投資收益?
2、手里已經持有的美元資產該怎么辦?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是該繼續持有、賣出,還是擇機增配?
人民幣走強,QDII/QDLP何去何從?
最近兩年,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配置 QDII 基金。但很多人會遇到一個困惑的情況:明明選對了投資方向,基金收益卻很一般?
其實問題可能不出在資產本身,而出在“匯率”上。這是因為,如果境內投資者不直接持有美元,而是購買人民幣份額的QDII或QDLP基金,那么從申購到贖回整個過程中,匯率的變動都會實實在在地影響投資回報。
舉個近期的例子:如果投資者8月1日申購了1萬美元的QDII基金,當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7.2144左右,持有到8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7.1260左右,那么匯兌層面的損失可能將近1000元人民幣。
這也意味著短短一個月,不考慮基金凈值變化,僅匯率波動就從我們手里奪去了近1%的收益,影響還是很不容小覷的。
那么,作為QDII/QDLP基金的投資者,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究竟如何應對持有期間匯率波動的風險呢?
(一)適當調整資產類型
比如階段性轉向人民幣資產對沖匯率風險。如果仍然看好海外權益市場,也可以保留美股等權益類QDII——企業盈利增長有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匯兌損失。
(二)運用“鎖匯”工具
如果判斷未來美元走弱、或匯率波動加大,可考慮鎖匯的產品。這類產品能較好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當然,鎖匯也不是完全沒有代價,它通常會產生一定的成本(目前年均大約在2%-4%左右),會略微拉低最終收益。
人民幣漲了,美元資產該拋嗎?
同樣的,近兩年配置美元資產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不過眼下,美國經濟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信號:通脹預期回升、就業不及預期、制造業PMI持續走弱,加之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自身帶來壓力……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美元的表現。
那么在人民幣升值、美元承壓的背景下,我們是否還應該繼續持有美元資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配置美元資產,核心目的并不是為了短期“炒匯率”、博取差價。我們配置美元資產,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大核心價值:
(一)抗通脹、購買力更高
回顧過去十年,大多數貨幣對美元都處于貶值通道。以黃金為例,美元雖然并非絕對“堅挺”,但其價值波動相對可控,購買力遞減速度也較緩。
美聯儲設定的長期通脹目標為2%,這為美元資產的定價和長期投資提供了預測性和穩定性。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的長期平均低通脹率幫助保持了購買力和投資價值。
(二)分散風險,平衡資產組合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美元和人民幣就像蹺蹺板,此消彼長。國內經濟存在波動時,持有美元資產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依賴,讓整個資產組合更加平衡和穩健。
展望后市,美聯儲將恢復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沖擊逐步顯現,美元可能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上半年美元已經經歷了一波較大下跌,后續也可能展現出一定的抗跌韌性。
此外,在當前人民幣匯率相對強勢的階段換匯、配置美元資產,實際上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同樣金額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美元,相當于降低了“入場成本”。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配置美元資產,并不是賭美元一定會漲,而是通過跨市場、多幣種的資產布局,降低單一貨幣和市場的風險,提升資產組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結語
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強,背后既有美聯儲釋放降息信號的推動,也受益于國內股市行情回暖,以及企業結匯和套保需求逐步回升。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資產配置:
首先,對人民幣資產整體利好。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外資能以更“劃算”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利好國內股市、債市。從長期來看,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仍在增強,只要經濟穩步增長,依然有望帶來不錯的回報。
其次,可適當配置美元資產以分散風險。如果你的資產主要集中在人民幣資產,或未來有留學、旅游、海外投資等計劃,在人民幣即將破7之際,適當配置一些美元資產,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最后,如果僅出于投機目的,希望通過匯率波動賺取差價,則需保持謹慎。匯率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短期走勢難以預測,不建議盲目跟風。
(轉載自好買香港)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