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資產配置,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就是怎樣做好全球配置。
國內投資者容易忽視全球配置的重要性,一方面,當國內固收產品、權益產品都有較好回報時,多數人缺乏動力去了解和布局海外資產。另一方面,大家對海外市場相對陌生,遠離危險的人類本性也使得許多投資者對境外產品十分謹慎。
但是,當周期的鐘擺到達某一位置,國內、海外的投資環境出現巨大分化時,全球配置的重大意義就顯現了出來。比如2023、2024年,投資者一定切身體會到全球配置的重要性。
本節課程中,我們就詳細解讀下,怎樣才算做好了全球配置。
全球配置的意義
引入更多的低相關性資產
全球配置的意義其實已無需多言,2023-2024年海外、境內資產收益率的分化已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投資者教育課。
如果再拉長時間周期,各個國家經常會出現經濟周期和政策周期的錯位,從而導致各國金融市場的走勢分化。資產配置的核心意義是通過多元布局低相關的資產,降低組合波動。若我們的資配組合能加入高質量的、低相關性的海外資產,則組合的性價比將得到提升。
以股票資產為例,我們用股票指數構建兩個模擬組合,一個組合僅投資A股,另一個組合投資70%的A股與30%的海外股市,回測兩個組合1995年至2023年的歷史風險收益指標,可以看到,配置了海外股市的組合具有更好的風險收益性價比(夏普比率)。
以上是數據層面的對比,而2023-2024年的實際投資案例則更為生動,這兩年里,全部聚焦于國內資產的組合與做好全球配置的組合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波動和收益特征,投資者也會切實感受到全球配置的作用。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好全球配置?
做好全球配置
設定目標,選擇產品,完成調倉
想做好全球配置,其實并不難,我們可以將其拆分成三個步驟,依次完成:
第一步,確定海外資產的配置比例
投資時,我們經常出現的錯誤操作是,什么收益好、賺錢效應強就去追什么,國內資產漲得好就投國內、海外漲得多就投海外。這樣容易出現買高賣低,兩頭不賺錢的情況。
正確的做法是,設定好境內、境外資產的配比,基于此構建資配組合,并定期再平衡。
那么究竟配置多少海外資產才合適呢?其實資產配置因人而異,每個人最適配的比例會有不同。但對于絕大多數國內投資者來說,海外資產配比至少要達到15%,才能顯示出全球配置的作用。而配比的上限,可以設定為50%對50%的國內國外平均分配。
也就是說,配有15%-50%海外資產的組合是較為健康的。
以全球各地區家族辦公室的全球配置為例,亞太的家族辦公室普遍會配置約45%的海外資產。北美家族辦公室一般會配置約20%的海外資產。
所以全球配置的第一步,投資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將境外資產的配置權重設定在15%-50%之間。
第二步,選擇具體資產類別和產品
若投資者設定了30%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那么該買30%的境外股票,還是30%的境外債券呢?資產與產品怎么選呢?
這個問題其實也無標準答案,但應秉承以下兩個思路:
1、越是對經濟周期敏感的高波動資產,越需要全球配置。股票資產的全球配置非常重要。若投資者準備配置30%的海外資產,那在股票這一類別里,可以持有30%-50%的海外股票產品。
2、國內稀缺的、海外具有優勢的資產類別,可以著重配置。比如一些多策略對沖基金,海外成熟市場有更豐富的投資品種,孕育出了一批長期業績亮眼的對沖基金。比如在海外利率較高的周期時點,可以關注海外債券的投資機會。
總而言之,選擇海外產品時,要選海外具備優勢的、能體現資配價值的品種。
第三步,分階段完成調倉和配置
制定了配置權重,選定了配置品種后,接下來就是投資操作的落地。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前文所說,進行全球配置需要投資者克服人性阻力,勇于了解和接觸陌生的海外市場。同時也需要投資者擺脫路徑依賴,能夠從過往歷史收益較好的境內資產上調倉。
面對全球配置時的人性阻力,投資者其實不必急于求成,可以分階段的漸進式調倉,比如每個月調整5%的倉位,用半年時間完成30%的海外配置。或者在海外股市回撤5%的時候加倉5%,回撤10%的時候加倉10%,根據市場情況利用波動完成調倉。
以上僅是舉例,實際投資中,我們可以結合各種交易手段,完成全球配置的投資操作。
總結以上,當我們制定了合理的海外資產配比,選擇了合適的產品類別,并逐步完成了調倉之后,我們就初步做好了全球配置。在未來的市場風浪中,我們也一定能體會到組合韌性的提升。當然,全球配置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還需要結合各類資產的波動和投資環境的變化不斷優化與調整,讓全球配置持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鸸芾砣斯芾淼钠渌鸬臉I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