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港股市場,表現可謂驚艷。
今年上半年,AI、新消費、創新藥等板塊輪番啟動,一度領跑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成為投資者矚目的“優等生”。
然而六月下旬以來,港股走勢有所放緩。同期A股在快節奏輪動中突破3800點,上漲動能強勢,港股則進入震蕩整固階段。
很多投資者心生疑慮:港股是否已經“掉隊”?當前究竟是行情尾聲,還是新一輪上漲前的“蓄勢待發”?今天我們一探究竟!
港股當前配置價值幾何?
進入九月之后,港股恢復強勢。截至9月1日,恒生指數收漲2.15%,國企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緊隨其后,分別上漲1.95%和2.20%,市場情緒顯著回暖??萍及鍓K表現尤為亮眼,阿里巴巴在披露超預期季報后強勢領漲,提振了整個港股市場的做多情緒。
大漲之后,如何看待港股當前的配置價值呢?
一、估值處于洼地,港股配置價值凸顯
港股市場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主流股市中的“估值洼地”,當前仍具備極高的投資吸引力。恒生指數動態市盈率約為11.5倍,不僅大幅低于美國標普500指數(約24倍),相較滬深300指數(約13倍)也存在約12%的折價,安全邊際較為充足。
更值得關注的是,恒生科技指數動態市盈率不足21.5倍,處于近十年20%分位點以下的較低水平。隨著美團、京東、阿里等平臺企業外賣大戰陰霾逐步散去,騰訊、小米等龍頭企業財報超預期,科技板塊基本面正逐步改善。市場預計2025年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平均盈利增速可達25%-30%,呈現“低估值+高成長”特性,中長期配置價值突出。
二、流動性寬松周期即將開啟,資金持續涌入
自港股通機制設立并不斷優化以來,港股市場成了內地資金的“心頭愛”,南向資金跑步入場,累計凈買入已超4.6萬億港元。尤其是今年以來,南向資金一改以往溫和流入的節奏,出現加速進場態勢,單日凈流入超百億港元已成常態,更在3月、4月及8月三度刷新歷史峰值,持續給港股市場注入動能。
此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年會釋放偏“鴿”信號,市場對降息預期進一步加強。若全球流動性環境逐步轉向寬松,港股這類兼具估值優勢與增長潛力的市場,有望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注入。且作為中國離岸市場的代表,港股勢必成為國際資金增配中國資產的重要方向。
三、人民幣升值窗口期打開,港股行情或將迎來“快進鍵”?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進一步提升了港股資產吸引力。在美元走弱、地緣局勢動蕩的背景下,配置人民幣資產不僅能獲得股價上漲收益,還有望享受匯兌收益,形成“股匯雙贏”格局。這一“雙重紅利”或將推動“去美元化”進程,激勵國際資本流入人民幣資產。
歷史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九輪人民幣升值周期中,港股市場表現突出,恒生指數年化收益率中位數達36.5%,甚至高于A股,顯示其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
如何把握港股投資機會?
面對當前行情,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呢?
重視科技股投資機會:在DeepSeek等前沿AI技術驅動下,全球人工智能敘事持續升溫,港股科技板塊有望迎來新一輪成長機遇。
重視創新藥投資機會:中國創新藥企業逐步邁入“收獲期”,不僅在研發端實現突破,更在全球醫藥市場贏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疊加國內經濟穩步轉型、全球流動性趨于寬松、人民幣保持強勢等多重利好,科技與醫藥板塊正匯聚政策、資金與基本面的三重共振,從中長期配置角度看具有很高的配置價值。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自主創新成為核心戰略的背景下,港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低位,“補漲”行情或剛剛啟動!
(轉載自好買香港)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