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正式拉開了本輪降息的序幕。之后年內連續三次降息,累計降幅100個基點。
不過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連續五次在議息會議上“按兵不動”,降息進程一度暫停。直到最近,多位美聯儲官員頻頻釋放“鴿派”信號,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再度升溫。
截至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在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已升至89.7%,幾乎已成市場共識。
根據日程安排,美聯儲將于9月16日至17日舉行議息會議,目前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可謂空前高漲,這將是美聯儲自去年12月暫停降息以來的首次降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美聯儲不得不轉向?而一旦降息落地,又會對各大類資產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文梳理關鍵邏輯,希望能為投資者的決策提供一些參考。
美聯儲為什么集體轉“鴿”?
當前,美聯儲官員們正密集釋放“鴿派”信號。
為什么美聯儲的態度會發生如此明顯的集體轉變?不用再等到“完美”的通脹數據才開始降息嗎?
事實上,美聯儲由“鷹”轉“鴿”的核心邏輯,是判斷就業風險大于通脹風險。主要是受到美國經濟數據走弱、通脹反彈預期降溫、外部政治因素、政治壓力加大以及內部決策力量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
一方面,持續高利率對經濟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漸顯現。近期多項數據表明,高利率環境已經開始抑制消費、就業和企業投資。與此同時,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脹影響低于預期。鮑威爾認為,更可能是一次性的,不會形成持續壓力,這意味著通脹仍在可控范圍內。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多次公開施壓美聯儲,呼吁快速降息,甚至威脅撤換主席鮑威爾,這種外部政治壓力不容忽視。且美聯儲內部鴿派力量增強,進一步推動了降息議程的加速。
降息將至,哪些資產有望受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聯儲經歷了6輪比較明顯的降息周期。以史為鑒,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到降息預期落地之后,全球各大類資產的大致表現規律。
通常來說,在降息正式啟動之前,市場預期往往會先行發酵,帶動多數資產價格走強。債券市場對此尤為敏感美債在這一階段常有較好表現。而當降息真正開始后,海外權益類資產(如股票)往往表現更為亮眼。
當然,歷史雖可供借鑒,卻不宜直接套用。每一輪降息所處的經濟環境、通脹背景和市場結構都不盡相同,接下來,我們將結合當前市場的實際表現,展開具體分析。
①對美股:
一般來說,如果美國經濟沒有陷入衰退或發生系統性危機,降息往往利好美股。降息能夠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會壓低債券等資產的收益率,促使更多資金流向股市,對股價形成支撐。
短期來看,美國企業盈利表現依然強勁,二季度GDP增速也略超預期,顯示經濟仍具備一定韌性。長期而言,“降息+特朗普”的主線對美股資產仍相對友好,但在積累較高漲幅之后,也需關注短期回調的風險。
②對美債:
美債初期受益于流動性改善,價格上升,后續主要看通脹影響。從過往幾輪降息周期來看,美聯儲降息,美國債券價格往往上漲,確定性比較強,這也是去年美債受到追捧的原因。
往后看,若美國經濟如預期放緩,疊加避險情緒回升和降息預期強化,資金可能重新流向美債市場。中短端美債對利率變化更敏感,若降息落地,價格上行空間更大。
③對中國市場:
下半年以來,A股牛市的氛圍越來越強烈,上證指數連續突破高點。美聯儲降息并非A股走勢的核心決定因素,但仍可能帶來積極影響。
比如,降息可能吸引更多外資進入A股和港股,進一步改善國內流動性狀況。同時國內貨幣政策調節的空間也更大了,可以通過降息、降準等工具,進一步改善國內流動性環境,提振市場信心。
④對黃金: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如果美聯儲啟動降息,黃金作為抗通脹和避險資產,吸引力有望進一步提升,以美元計價的黃金仍具備上漲動力。此外,投資者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也增強了黃金的避險吸引力。
總而言之,9月降息看似近在眼前,但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后續降息路徑究竟如何展開——降多少、降幾次。
我們既需要關注降息落地的短期利好,也要對經濟數據、通脹走勢和政策信號的細微變化保持敏感。當“不確定性”成為常態,保持策略靈活、做好均衡配置,或許才是應對波動、把握機會的更優方式。9月議息會議即將召開,我們也將持續跟進最新動態,為大家帶來及時、深入的分析解讀。
(轉載自好買香港)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